2016年9月19日
一帶一路壯大東盟經濟 基建發展成重要機遇
楊肅斌博士接受香港貿發局專訪時指「一帶一路」嘗試著墨於基建,他認為這是正確的,而它的規模更是「馬歇爾計劃」的12 倍。
但他指出,「『一帶一路』倡議當中多邊組織力量不足,它們在應對基建需求上規模太小亦太慢,我們每年需要投入八千億美元,未來十年需要超過八兆,以確保有足夠的基建讓人們發揮生產力,除非人們意識到,他們現在能製造這個潛能,否則這不會成事。」
他認為,電子基建與實體基建同樣重要。「東盟與亞洲經濟體,需大力投資在電子基建上,我們將目光投向『一帶一路』的未來。若拿揑準確,中國經濟體系將比今天強大得多,而東盟經濟體亦將同樣繁榮,加上今天這個全球化的世界,歐洲經濟體和美國經濟體,也都需要東盟和亞洲消費者,購買他們科技上高端的產品,我們必需要將繁榮全球化,那是我們的工作。」
楊肅斌又表示,香港一定要把握它今天的優勢,經營人民幣相關金融業務,與人民幣設立50年聯繫匯率,而非與美元掛鈎。他指,東盟和亞洲有一共通點,是亞洲人的共同習慣,「他們儲蓄很多,他們不單在這裡積存自己的金錢,亦會在西方資產中儲備一池資金,他們擁有的這些金錢,會兌換成本地貨幣,因此東盟將會與中國更多以人民幣貿易,人民幣成為美元以外另一個選擇,你就是要以低廉價錢提供有關的服務。」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