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6日
名人熱捧個人化手機殼 港初創O2O雙線發展
在手機殼成為時尚配飾的年代,本港初創公司Casetify早着先機,以自訂個人化的手機殼網購服務爆紅,得到球王、廚神等國際巨星熱捧。品牌近年銳意把戰線由網上伸延至網下,進駐美國及日本大型百貨,實行O2O雙線發展。
Casetify由吳培燊與楊子業於2011年開設。創業前,吳培燊從事跨媒體設計工作,有見當時手機殼款式選擇少,設計單一化,且缺乏個性,於是他與任職IT公司的好友楊子業合資創業,向全球消費者提供自訂個人化的手機殼網購服務;繼而推出專屬的手機應用App,結合常用的社交平台去做生意。

吳培燊表示,用家透過該手機App連結Instagram或Facebook帳戶後,便可從自己的Instagram及Facebook上選取相片,再利用App把圖片修葺成個人手機殼及平板電腦保護殼,落單後Casetify便會把它製成實物,寄到買家手上。
明星效應助進軍海外
嶄新的服務吸引全球潮人追捧,其中巴塞球王美斯、NBA球星高比拜仁、英國廚神Jamie Oliver、以及美國藝人Hilary Duff等亦成為他們的顧客。明星效應等因素,令公司在外國打響了名堂,生意亦穩步上揚,吳培燊加緊步伐,於兩年後與不同藝術家合作,推出設計師系列手機殼。

他表示,不少公司亦仿效他們推出自訂手機殼服務,故具前瞻視野與創新才能在市場站穩陣腳。他將營商比喻為打機:「正如打機一樣,我們每年都有一關要打破。」除設計之外,公司亦注重機殼的品質,去年推出軍事級防跌手機殼,壯大產品線,令產品款式更包羅萬有。
Casetify由香港起步,但互聯網無遠弗屆,品牌擁躉遍佈全球,其Instagram及Facebook的追隨者,分別達70萬及100萬人,「這可媲美跨國品牌,並不容易。」顧客來自全球逾150個國家及地區,當中以美國及日本客源最大,佔整體生意逾一半。
吳培燊表示,公司憑社交媒體力量以及明星效應竄紅,但顧客喜好及市場不斷在變,其中利用網絡KOL(網絡紅人)宣傳更已過時,消費者不再受落,投資成本高但成效低,「作為小企業,大品牌所做的,不要跟隨去做。」他考慮反其道,投放資源於傳統廣告宣傳。
反其道設實體渠道
在O2O(Online To Offline)的世代,不能只靠網上吸金,品牌近年亦積極把產品「落地」,先後把產品帶進美國及日本的大型百貨公司,同時利用期間限定店(Pop-Up Store)以增加市場曝光。

該公司去年又與本港電訊商3香港合作,推出買iPhone X上台送自訂手機殼。吳培燊指,是次推廣反應不俗,他以此取經,與澳洲電訊商洽商合作,並希望把經驗移植到不同國家。成功打造手機殼王國,確實不容易,吳培燊經常被邀出席香港貿發局活動,與大眾分享創業心得,他同時亦有參與不同研討會,從中亦有得着。
他認為初創企業最重要是能建立人脈、拓展市場和尋找資金,如參加貿發局全新推出的培育計劃「創業快綫」,就有難得機會與商界領袖會面,親自取經。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