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9日
港初創研體感電動滑板 貿發局展覽接億元訂單
該公司最近與海外發行商簽訂1,400萬美元(約1.1億港元)的發行合約,並打開了其他如澳洲、日本、歐洲等的龐大市場。該公司創始人及董事廖永通表示,初創要成功,就要堅持信念,不斷改善求新,保持質素與獨特性,才能得到投資者的支持。

申請五項專利獲投資者注資
廖永通和另一位創辦人馬頌棋是中學同學,從加拿大温哥華畢業後回流香港,但難忘當年的滑板時光。二人各有專長,廖永通從事金融及對外關係,馬頌棋則善於產品研發及業務發展,曾任職飛利浦電子公司產品經理。二人於2013年決定創業,由馬頌棋帶領團隊研發,廖永通則主力尋找資金。
市面上有不同種類的電動滑板,美加等地流行以此作為短途交通工具。雖然這部SurfWheel 看來與普通滑板無異,但團隊卻花超過兩年的研發時間,「公司專注於體感動力(Sense and Motion),我們想將人和機械合而為一,當用家站在滑板上,你可以有滑浪的感覺,這是沒有人在做的事。」
產品輪胎、避震功能等設計已獲得五項專利。獨特的產品設計,加上持續不斷的改善與突破,讓該公司獲得不少伯樂的支持 — 三位天使投資者對公司分別進行多輪融資,第二輪融資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正在籌備下一輪的融資,目標是300萬美元(約2,340萬港元),近日該公司更獲得1,400萬美元(約1.1億港元)的海外發行商合約。
產品的第四個版本可以摺疊,方便用家攜帶外出,目前已獲創新科技署批核逾200萬元研發基金。「下一步是發展成虛擬現實遊戲(VR Game),希望VR不但是增強視覺上的效果,還能透過產品做到觸覺上的體驗。」


貿發局電子展接億元訂單
作為科學園的「科技創業培育計劃」成員之一,廖永通認為,這是外國買家與他們合作的其中一個因素,「大家覺得是科學園的公司,就如得到認可般,會比較放心與我們合作。」透過科學園的計劃,作品參與美國科技媒體TechCrunch舉辦的創業者大會,令公司聲名大噪,更獲得彭浩翔導演的垂青,讓作品出現在《春嬌救志明》的電影中。
廖永通認為,作為國際城市,香港的視野的確會比較闊,而且在金融科技(FinTech)、政策都比其它地方有優勢,「政府所給予的資金支援也每年增加,所以我們向好的方向去看。」
自2016年起,該公司亦每年參加由香港貿發局舉辦的「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過億元合約的客戶就是從展覽中認識。除美國客戶外,公司亦透過展覽,認識了來自日本、台灣、澳洲、法國等的客戶,慢慢開啟公司在其他國家的業務。
廖永通表示,參與貿發局舉辦的活動,協助公司擴大人際網絡,「其中一位投資者就是透過貿發局舉辦的『創業快綫』比賽而認識,所以真的幫了我們許多。」作為「創業快綫」優勝者之一,他們獲得16萬元的推廣資源,用以參加香港、內地及海外大型展覽,以開拓市場。

努力不懈是成功關鍵
作為初創公司,酷飛發展可謂非常成功,但回頭望,廖永通自言公司也曾經歷許多艱難時刻,「最艱難是不夠錢,沒有錢出糧,只能大家一起互相支持。」他直言,產品發展初期,光是軟件都寫了兩年,「團隊對產品的共同信念非常重要,不但是我的合作夥伴,而是整個團隊都要相信這件產品是可行的,要不然他們在外面隨便打份工,收入可能都比這裏更好。」
要成功,清晰獨特的定位方向、有沒有可持續的發展方針,才最重要,「體感動力這範疇尚未有人開發,這行業才剛起步,相信起碼可以多做幾十年;未來,公司希望能透過產品收集數據,應用在體感動力這個平台上。」
近年,不少年輕人都有意創業,廖永通建議創業前要先考慮清楚,「你不要以為創業很『型』,就算我們獲得許多獎項,投資者也不會因為獎項而選擇你。做創業的人,是沒有回頭的路,直到你做了一間公司能成功回本,這樣才算是對得起自己。」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邁向全球 首選香港」 探索港日商貿合作機會
- VR醫療臨床應用 港創新研發攻內地
- 創投基金倍受矚目 投資者分享「揀蟀」要訣
- 「創業快綫」走進大灣區 港初創吸資金建人脈
- 羅康瑞梁錦松見初創 親授營商之道解疑難
- 培育初創提升港競爭力 「創業快綫」引領新世代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