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9日
越南外資加工廠漸增 供應鏈物流業見機遇
早前,香港貿發局中小企工作坊舉辦越南市場商機研討會,有專家剖析當地市場形勢時,點出了加工出口的商機,指投資者可在外資加工廠的生產供應鏈及物流服務方面,發掘新機遇。
香港越南經貿密切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亞洲及新興市場助理首席經濟師馬穎德表示,香港與越南經貿關係密切,近10年不少港商把廠房由內地搬到越南,或在當地擴建工廠,帶動區內貿易:「在東盟多個成員國中,越南是香港最大的出口市場。」另外,越南亦是香港第六大出口市場。
越南駐香港總領事館副總領事(經濟-商務)阮維堅(Nguyen Duy Kien)則講解越南的營商環境,並表示香港與越南之間的投資及貿易往來,每年均錄得不俗增長。據香港貿發局資料顯示,去年首7個月,香港是越南第五大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投資額約6億美元,僅次於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地。
他續指,越南GDP(國內生產總值)表現向好,2017年增長率為6.81%,遠超市場預期;而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亦相當穩定,且處偏低水平,2017年按年上升3.53%。此外,去年當地出口總值按年升幅為21.1%,其中外商直接投資在出口佔重要一環。
年輕勞動市場顯優勢
他解釋,由於越南擁有龐大的年輕勞動人口,且勞動力成本低,加上低税率等優勢,近年吸引不少香港及外國企業到越南投資設廠,港商在越南主要從事製造及加工業,目前當地設有多個專為外商而設的工業園。道路交通方面,越南當地基建已在發展並不斷優化,包括港口和機場,包括國際機場。
他又指,越南是東盟成員國之一,並與各國簽署多個自由貿易協定,令越南成為經濟網絡的重要成員之一;而香港與東盟的自由貿易協定(HK-ASEAN),以及CP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則有利越南與各國的貿易往來,港商通過貿易協議亦享有貿易優惠。

生產原料主導進口
要發掘越南商機,可先從當地供應鏈入手。香港貿發局研究部商務諮詢經理趙永礎表示,越南自2007年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並開放貿易及服務業後,市場發生重大變化,越來越多外資企業到當地投資設廠,猶如昔日的中國。
他表示,越南工廠大部份從事成衣及鞋履加工,而近年有多間韓國、日本及美國的手機及電子產品製造商亦先後在當地開設廠房,故電子產品加工成為一大亮點。他指,當地90% 進口越南的產品均與生產相關,包括原材料等中游產品(Intermedia Product)都主要依靠入口:「雖然已落戶越南的大型外資將帶動部份供應鏈公司投資當地,但發展亦非一時三刻。」
冷凍物流存發展空間
他提到,港商在越南發展,主要做外資生意,外資大廠則主要集中在胡志明及河內周邊,故此他建議,廠商不妨先到這兩處走走,了解當地市場及廠商業務情況後,再考慮與其總公司談合作。他又指,由於越南欠缺工業支援,當地廠商對此需求亦大,故亦是可發掘的機遇之一。此外,當地欠缺工程師等技術人員,港商可針對這缺口,向外資提供相關服務。
他補充說,目前越南物流業仍處基礎運輸階段,25間外資物流公司佔越南物流業80%市場份額,其中綜合物流服務仍有發展空間:「例如當地海鮮商戶有意出囗海鮮往各地,但冷凍物流技術仍有不足,影響海鮮品質及售價,香港業界可提供相關的技術升級支援。」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乘一帶一路及大灣區 貿發局助企業迎機遇
- 港首季出口指數回升 鐘表業表現一枝獨秀
- 一帶一路促商品流通 電商先攻東南亞搶灘
- 一帶一路帶動鐵路連接 促併購和貿易利中小企
- 一帶一路打通東盟物流 緬甸經濟起飛現商機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