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4日
珠寶業未能跟上科技革新步伐
在最近舉行的香港貿發局香港國際珠寶展,4位珠寶業重量級人物向出席業者示警,認為和其他行業相比,珠寶業在採用嶄新科技方面較為落後,未有積極以此賺取豐碩回報。
今屆香港貿發局香港國際珠寶展一如以往安排了多類活動。其中,在一個題為「從製造到零售:科技如何重塑珠寶行業」的論壇上,4位業界翹楚分析新科技和一些創新概念如何重寫整個行業的經營法則,同時又為珠寶首飾在設計、製造、市場推廣和銷售方面的未來發展提供真知灼見,吸引大批業者到場取經。
吳文光
首先發言的講者吳文光在電腦輔助設計(CAD)和電腦輔助製造(CAM)方面資歷豐富,是國際珠寶商品企劃行政人員協會(IAJMPP)的核心會員,以及法國軟件供應商3Design的獨家代理商。他表示,和很多行業相比,珠寶業採用新科技的步伐緩慢,情況令人憂慮。
吳文光特別談到更廣泛使用CAD的好處:「CAD 在過去數十年發展迅速,但現時珠寶業在採用這技術方面仍處於初始階段。事實上,業界在2013年前後才開始運用這技術。當時,珠寶首飾的銷路經過90年代年復一年的穩健增長後出現下滑,於是製造商試圖開發更多產品,並希望利用CAM 和 CAD 來達到這一目標。
「CAM 和 CAD的好處顯而易見,包括提高效率,經濟實惠,以及令製造過程更加智能化等。這兩種技術能為珠寶商提供各種各樣的選擇,讓他們得以生產個人化產品,也改進了傳統工藝,以及改變一貫以來的零售方式。簡而言之,業者以往無法做到的事,現在都變得易如反掌。
「最值得注意的是,3D掃描器、CAD和3D打印機讓商家得以進行快速設計,也方便調整生產流程,從而大大提高生產效率。CAD軟件讓公司突破距離障礙,在全球各地發布產品,而且產品只要一小時便可完成設計,毋須花上10天,令商家處於領先地位。
「訂製珠寶的銷售渠道和模式已出現根本性變化。儘管如此,許多人至今仍不明白流動和社交媒體平台已經改變了營商方式。線上應用程式讓顧客得以設計自己的珠寶,而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輔助下,珠寶公司則可準確掌握消費者的喜好,宣傳合適產品。」
王智
第二位講者王智是江蘇省常州市江蘇托特斯科技有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該公司專門為珠寶、玩具和牙科行業提供3D打印方案。王智完全認同珠寶業應更廣泛採用尖端技術,而且也和吳文光一樣,擔心業界出現故步自封的情況。
王智在論壇中特別談到更全面使用3D打印技術:「儘管3D打印技術面世至今已有30多年,但對珠寶業來說仍然是相對較新的事物,未有得到重用。數碼化和個人化無疑都是大規模生產的未來發展方向,阿迪達斯(Adidas)等公司採取的嶄新模式便是好例子,然而,目前3D打印的精細度和準確度仍有待改善。
「此外,雖然現在打印技術已能製作白銀和黃金等貴重金屬,但成本非常昂貴,所以我們仍要想辦法降低成本。3D打印的材料成本也很高,造成的浪費量也大。同時,由於像素解析度目前仍有待改進,所以珠寶必須另外拋光,導致更多的浪費。
「無可否認,3D打印有其好處,包括生產過程極為迅速,令製作用於批量生產的原型變得很簡單。雖然珠寶業在3D打印技術的應用方面發展甚快,不過仍未足以滿足業界一切需要,情況與牙科行業一樣。」
盧志昂
第三位講者盧志昂是香港公司La Salle de Fabrication的創辦人。該公司現時營運一個相同名稱的訂製首飾設計應用程式。今屆論壇,盧志昂集中探討流動商貿如何成為年輕消費者購物體驗中的關鍵一環。
他奉勸珠寶製造商和零售商重新考慮目前的營運策略:「新一代人喜愛用手機上網,這股趨勢已經改變世界。因此,珠寶業也要與時並進。
「現在我們知道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設計師。例如,顧客可以使用我們的應用程式創作想要的東西。他們可以通過描述或繪畫草圖來設計自己的珠寶首飾,然後只須靜心等待便可。我們需要大約10天製作產品,該首飾的版權也會歸訂製的顧客所有,畢竟一款產品雖然對某位顧客來說甚是珍貴,卻不一定符合其他人的心意。」
李莎
最後一位講者李莎是內地互聯網服務巨擘騰訊的智慧零售運營總監。她的發言主要分析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對珠寶業銷售帶來的影響。
李莎指,珠寶業目前正經歷「智慧零售」變革:「現在,我們可以透過人工智能和臉部識別技術,紀錄顧客在店內的移動情況,注意他們在哪裡逗留,在哪裡停步等。這些資料可助我們深入剖析顧客流量,從而得出非常精確的資料。零售商可據此改善商店布局和營運,例如為暢銷產品安排最佳的擺放位置。
「另一件可以做的事是成立會員制度,為會員舉辦特殊活動,甚至提供迷你應用程式。所有這些都能讓商家輕鬆進行高成效的促銷活動,不論是從線上至線下,還是線下至線上。有了這種軟件,珠寶零售商的銷售額和收入就可以翻一番。」
香港貿發局香港國際珠寶展2019已於2月28日至3月4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特約記者 Jules Quartly 香港報道
評論 (0)